轻呷一缕醇香
畅谈科技创新
细品百味人生
漫话学习甘乐
良辰如是
畅谈如约而至
岁岁话藻
漫聊如梦未来
轻呷的不仅仅是一杯咖啡
更是良师益友经历的人间百味
一杯咖啡
一段心的交流
01 “一杯咖啡的故事”——王立峰
3月24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峰老师第三次做客“一杯咖啡的故事”系列活动。日前,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王老师积极参政议政,把南航人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而此次“一杯咖啡的故事”交流活动,王老师也面向长空学子分享了两会见闻,同时以国家加强基础学科研究的一系列举措来勉励长空学子“扎实做好基础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王老师以今年按时召开两会为引,分析对比了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差异,指出中国是以保障人民生命为正确出发点,而中国最终成为疫情影响下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经济体也进一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外,王老师还从人民满意度、GDP增长、目标设定、国家基础研究投入等方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大大加深了现场师生对两会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王老师从自身专业领域——“力学”出发,解读了航空航天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接着对陶宝祺、赵淳生、胡海岩、郭万林四位院士以及其他专业大咖的研究领域进行重点介绍,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航空学院。最后,王老师就学习实践、科研训练等方面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让现场同学对大学学习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也更加明确未来该如何正确做好选择与规划。
Q1:
怎样能更好地将力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A1:
谈到力学,我提倡同学们分块去学习,挑出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同学们可以利用学校的科研训练、创新竞赛项目以及力学竞赛来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我身边也有同学提到过《力学与实践》杂志,它对本科生和学术前沿的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你们可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内容进行研读。
Q2:
想听听老师对如今大学生“内卷”现象的看法?
A2:
我认为大学的内卷显然没有必要,大学给你发挥的空间很大,要想在方方面面都胜过别人是很不现实的。同学们要更多地发掘自己的强项,合理设定自己的目标。
Q3:
老师对大学学习有什么建议?
A3: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区别很大,中学学习的内容比较少,而大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明显提升。在大学,最好的学习方式并不是把试卷上的分数考高,而是把东西学精,要在学习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大学阶段的积累和沉淀十分重要,要把大学当成新的起跑线,不断学习新知识。
Q4:
现在很多大一大二的学生都面临课业学习与科研项目的时间冲突,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这个问题?
A4:
相比于我们那个年代,现在同学们的生活条件更为优越,经历的困难也比较少,面对选择和挑战有时会经验不足。我建议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选择,比如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具备一定深度的项目进行研究,而其他同学可以尝试挑战度较低的项目。
学生留言:
航空人,风雨兼程。身处在最好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同时我们也承担着时代的责任,我们要将幸运传承下去。
——181911305廖璨
我通过这次的活动学到了很多,对目前的国内与国际形势多了很多最新的了解。对于在大学里的任务和目标,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方向。
——181911302陈泓君
王立峰教授从科技的自立自强,谈到经济的稳步发展,无不展现祖国的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30次掌声,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努力。南航作为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大学,响应了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号召,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我身为南航学子,应肩负时代使命,争做时代拓荒牛。
——182012103赵延冰
02 “一杯咖啡的故事”——刘取芝
3月23号下午,河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刘取芝教授做客 “一杯咖啡的故事”,与长空学子进行面对面交流。刘老师主要从学习、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三个方面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让同学们对很多常见问题有了崭新的理解。
Q1:
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时会感觉对所学的专业的兴趣并不大,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A1:
这个问题即使在学校的优势专业中也非常普遍。我们首先要明确,兴趣是在动态变化着的。我认识一个学地质专业的学生,他一开始也并没有那么喜欢自己的专业,直到有一次去野外实习,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辨认出了许多种岩石,从此就觉得自己的专业十分有趣;其次,满足自己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没必要拘泥于专业。譬如有一位河海大学毕业的学生,大学专业是土木工程,可他毕业后遵循自己的兴趣去电台担任了主持人,这也是满足爱好的一种途径;最后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防止自身陷入对专业的抵触情绪之中。
Q2:
有些时候,我感觉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有什么好的解决方式吗?
A2:
在长时间的课程之后不想学习,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有必须完成的作业,可以短暂休息半小时或者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做,因为此时你已经非常疲惫了,需要有喘口气的机会,所以需要倾听内心的声音去休息,为第二天的学习积攒能量;在周末,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是必要的,而我们要做的是提前安排学习任务、调整心态,减少娱乐时的内疚感,做到“玩要玩好、学要学好“。
同时,刘教授也引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用代表内在需求的“本我”、起到调节作用的“自我”和代表内在的道德判断的“超我”来解释这个问题:“本我“就是我们本能上想玩的部分,而”超我“就是督促着我们学习的部分。刘教授还谈到,”本我“需要尊重,不能一味地否认和打压;”超我“需要建立在尊重”本我“的基础上,让我们在满足内心的需求后,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刘教授又补充道,当发觉自己学习积极性较差时,要做的不是责备自己,而是反思是什么阻碍了学习,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即用自我关怀来取代自我批判。
最后,刘教授总结道,自我关怀的认知态度能使我们在失败或者挫折中积极地认识自己、收获更好的人生,其包含三个核心内容:1、不要批判自己,而要关怀自己,即理解内心真正的需要,了解阻碍前进的因素;2、人类的普遍性,即遭遇困难或不幸时,意识到这并非你独有的遭遇;3、正念,或者叫静观,即当我们感觉不好的时候停下来去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事物,这是一种大智慧。
Q3:
刘教授,我有时会觉得大家都是“熟悉的陌生人”,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A3:
这个问题其实很常见,根源在于彼此的不完全了解。即使是关系很近的两个人,有时也会因为不理解对方的行为而产生矛盾,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沟通。说起来简单,但有时候沟通其实蛮难的。我们需要学会容忍这类事情发生,同时也要尝试去改善这个问题。譬如说,在冷静后与对方坦诚交流,学会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需要以及希望对方所做的,让对方更深地理解“我”,要注意用第一人称的“我”来表述,从而避免将沟通转变为指责。
Q4:
请问刘教授,您是如何看待大学中的恋爱的?
A4:
恋爱的动机就是寻找情感的依恋,双方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彼此靠近、相互依靠,感受到一种被接纳的归属感。这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部分,内心也会在这种亲密感中得以成长。然而,这种亲密的关系虽然让人向往期待却又“危险”。因为当我们开始恋爱时,内心最深层次的需要、渴望、恐惧和害怕会纷纷涌现,一些小事可能会引起情绪的剧烈波动,会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大而化之地讲,恋爱就是心理上的真正走近和亲密。
Q5:
我最近一想到“死亡”就十分恐惧,请问刘教授,我能如何开导自己呢?
A5: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但说到底,就像之前很火的一段视频中说的,克服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对它。有人害怕死亡是因为畏惧过程的痛苦;有人恐惧则是害怕自己不再存在;还有的人是不想让身边的人经历亲人去世的痛苦。而当我们了解自己为何在恐惧死亡时,就能拨开那团迷雾,直面死亡本身,从而不再恐惧死亡。
刘教授又说道,思考死亡的意义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人生终将面对死亡;第二个是为了明白生命的意义。就像史铁生所说的,向死而生,如果我们从来不曾思考过死亡,那也就不知道如何活着。有人做过一个关于死亡的调查,发现虽然每个人对死亡都存在恐惧,但那些在生命历程中感受到被爱,或者为世界做出了贡献的人,去世时会更平静,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圆满。
学生留言:
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人际交往中,都逃不开有关心理的知识或问题,听了刘老师的分享,我发现其实很多自认为的大问题都是大家共有的“小问题”,总而言之,热爱生活,热爱自己!
——181911903陆庆文
感谢刘老师在“自我”方面给我的启示,让我通过这次活动,了解到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善待自我、与自己相处,并且我将以此为基石,不断进取、力攀高峰。
——181911902孙晨雨馨
听过刘老师讲述关于死亡的话题后,我明白了我们所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与死亡相关的某个方面,所以我们要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明白自己真正在害怕什么,同时“向死而生”,积极思考活着的意义。
——181910702张皓雪
下期预告
PART 1
邵敏强,博士,副教授。1999年-2003年,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2012年,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12年至今在南航振动工程研究所任教。期间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英国拉夫堡大学机械、电子和制造工程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振动主动控制,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控制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装备预研重点实验室基金和多项科研院所横向研究项目。主讲结构动力学基础,振动测试实验课程。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
时间:3月30日 16:00
地点:7402教室
PART 2
张亚菲,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硕士、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教师,美国ACI注册营养师、亚洲瑜伽协会高级教练、中国体能训练师。
时间:4月2日 16:00
地点:7402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