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初心挥洒沃土上
三尺方台,七尺剪影
问天助力殿堂中
千里疆域,万里长空
青年筑梦星河下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万林做客“问天科学讲坛”暨伟德国际1946bv官网“追梦长空·立德铸魂”讲座,为长空学子带来主题为“大学十问”的精彩报告。他围绕国家、大学、教师、学生之间的联系,以“十问”引发思考,以实例表述见解,引领大家理解时代赋予大学、大学生的任务与使命,勉励长空学子在大学行“难事”,成“大事”。
第一问:大学能改变命运吗?
郭院士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中高考落榜的孩子也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这个选择性更多的时代,大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郭院士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中高考落榜的孩子也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这个选择性更多的时代,大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在引发同学们思考后,郭院士以自身为例,从大学对个人层面的改变出发,强调了大学生在大学不仅能改变命运,这种改变还能上升到社会、国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郭院士勉励同学们上了大学仍不能松懈,还要继续努力,做有文化、有志向的大学生。
随后郭院士以“自然哲学、现代科学与技术时代”为话题,讲述了人类从农耕时代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大学能给学生带来的知识体系之丰富程度。
郭院士还分享了自己师门三代如何传承发展:Timoshenko先生对材料力学进行了杆、梁等一维层面上的研究;而黄玉珊教授在跟Timoshenko先生学习时研究“板受任意载荷的屈曲变形问题”,这是二维层面上的研究;郭院士作为黄玉珊教授的关门弟子,在当时为支持国内各大型号飞机的研制,在博士期间刻苦钻研,解决三维层面的力学问题。同时,郭院士特别提到了自己的老师黄玉珊教授的“家国情怀”,黄先生在外留学期间刻苦努力、成绩优异,仅一年时间便修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黄先生毕业时,正值日本侵略军猖狂侵华,他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立下“炎黄子孙,学有所成,应报效祖国”的宏愿,毅然离美回国,航空报国,指导设计了“延安一号”。郭院士谈及自己恩师,言辞之间仍然饱含崇敬之情,他表示老师从业之专注、爱国之赤诚,都让他深受鼓舞。除了在自己师门三代传承的知识体系中寻求新的突破,郭院士还继承钱学森先生的理念,在物理力学的框架下,结合流-固表界面耦合,提出了与“光伏”相对应的“水伏”概念。
郭院士结合航空科技领域诸多伟大人物和伟大创造再次点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是能做到一些前人做不到的事”。那么如今大学生还能否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呢?郭院士细数了自己近年来培养的优秀学子,其中不乏杰青、长江、优青、全国优博等优秀人才,也有很多人在力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用实例告诉同学们,今天的大学生也能在大学改变命运!
第二问:大学凭什么改变命运?
郭院士就“大学与科学”这一话题展开,通览了西方启蒙运动之前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介绍到近代科学的诞生始于对“绝对真理”的质疑,而大学的出现彻底终结了这场千年的黑暗,“文艺复兴-大革命-科学革命”三部曲接踵而至,将社会由神权导向了自然科学。
而后,郭院士以剑桥大学为例,列举了牛顿、达尔文、麦克斯韦等从剑桥大学走出的大师的事迹,指出是大学造就了伦敦的辉煌,也造就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随后讲述了加州大学与现在硅谷科技高峰之间的联系,再次强调大学阶段的重要性,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还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第三问:什么是一流大学?
有好老师,录取的都是好学生,有好的平台、好的环境就一定是好大学吗?其实不然,郭院士认为真正的好大学要有一流的师资,要进行一流的研究,还必须面向未来培养一流的人才。郭院士联系实际,指出对于近期“卡脖子”问题,不能急功近利,正如国家所强调的基础研究要做透。近年来国家对基础学科研究高度重视,今年两会也提出继续加大基础学科研究的投入力度。
此外郭院士还提出“一个大学不能创造知识,是不能培养出最具创造性的人才的”。他从身边举例,表示我们的科学知识体系仍然是许多外国研究者的成果,同学们的教科书中的公式方程全是已有的、国外的东西,“学习和利用知识差不多了,但创造知识能力还很薄弱”,指出我国在此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除了要创造知识,郭院士表示精神的传承也是大学的必修课,大学不仅要传承知识,更要传承精神。郭院士以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的综合性国家科技中心为例,指出我们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以大学教育为突破点,建设世界科技中心,这才是一流大学的方向!
第四问:什么是一流人才?
所谓一流人才,一定要有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意志力和领导能力。此外,还需要有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干成事的思想觉悟。郭院士表示自己培养学生的宗旨便是让学生变得“稀有”,并以自己的学生为例向同学们说明一流学生只要走出校门就会被大家“抢着要”。这个社会哪儿都需要人才,人才永远稀缺,只要变成人才,那就不用担心就业等基本问题。
郭院士列举了高锟与光纤产业、中天科技的崛起、马斯克惊天动地的事业等实例,表明大学是原创性基础学科的支撑,在大学中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利于成就一番事业。
郭院士希望大家多留心别人成功的足迹,指出很多普通平凡的人也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而这种能力要在大学中培养与锻炼。
最后,郭院士强调了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劝诫同学们要在大学里学一点“不好学”的知识。指出大学的知识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枝繁叶茂,想要全部学完是基本不可能的,但是“主干”的知识是有限的,郭院士希望同学珍惜大学时光,学习“主干”知识,不要等待毕业之后再“补习”。
第五问:怎么成为一流人才?
郭院士给出三个步骤,首先需得格物致知,他表示这种“致知”不是获得高分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而是驾驭知识、利用知识、做知识主人的能力。而如何做到格物致知?这便是第二个步骤:诚意正心,郭院士勉励同学们明确自己的志向,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前进,找到动力的来源。第三个步骤是“修身齐家治国明德”,郭院士指出拥有相当的胆识、胸怀和魄力才能成为受人尊重的一流人才。
随后,郭院士还用普朗特、冯·卡门、爱因斯坦三位伟大科学家的例子教导同学们在大学中想要做出成果,不能靠老师完全主导,而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他表示大学教师的作用“很有限”,就是让学生把个人的天分充分发挥出来,而成才还要靠自己!
郭院士勉励同学们把握机会,在大学中抓住一切机遇锻炼成为一流人才的必备品质。
第六问:怎么从大学走向社会?
郭院士提及了几位早早步入社会的名人,来向同学们说明“从大学走向社会需要学识,也需要追求和胆识”。
比尔盖茨大学中途辍学,是因为他在中学时,便在摸索中掌握了大学所教授的计算机知识;乔布斯将大学学费拿去“玩”计算机的背后,是他对“顶尖”科技的不懈追求;任正非在大学中受限于时代条件也未能收获太多知识,但是他的胆识、胸怀、为人,却是世界共睹的。郭院士表示这些名人都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第七问:怎么从大学走向世界?
郭院士在这个问题中通过自己的经历强调了创新、开拓的重要性。大学时代的郭院士依靠自己的知识与韧劲,将当时不可解的四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变为可解的,为自己研究三维疲劳断裂理论打下基础,跨越维度,实现空天结构可预测设计,保障其结构安全。
由此,他收到了澳大利亚国防科技学院的工作邀请,并在之后到波兰、加拿大等多国访研,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人才的优厚待遇。
但郭院士仍然遗憾于他“只做出了发展,而没有做出开拓”,并且鼓励同学们在大学中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事,就能在世界内变为稀缺的人才,也就是走向世界了!
第八问:怎么从大学走向未来?
针对这个问题,郭院士强调“大学培养的是未来之才”,所以如何走向未来要从老师、学生两个角度去思考。
郭院士分享了自己通过与Miya、Francise Rose两位教授交流获得的启示,“大学教授应该想50年以后的事情”,要教育未来之才、做“教授该做的事”,同理,郭院士认为具备天分的学生在大学也要学会“舍”与“得”,需要明白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事,有时舍弃眼前轻松可以完成的事情,转而去挑战一些“难做”的事物,才能得到未来谁也不敢想的成果。
郭院士阐述了“走向未来”的方向,他讲述了能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并介绍了针对能源问题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提及了郭院士团队提出的 “水伏学”概念。
此外,郭院士表示人类文明进程可以概括为材料与技术相辅相成,“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个时代”,而下一代材料很可能是类脑智能系统,他希望同学们把握住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激发自己的潜力,做一些“难做”的事。
第九问: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郭院士以长征5号为例讲述了自己带领学生为我国关键航天任务做出的工作,郭院士表示同学们可以在大学中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大胆尝试。
第十问:大学,与谁相伴?
郭万林院士以十分幽默风趣的一句“做我的粉丝吧”回答了这个问题,引起现场一阵欢呼。由于报告时间有限,郭院士表达了自己未能与同学们交流的遗憾,并表示期待在“下一堂课”中与长空学子分享第十问的详细答案,与大家面对面交流。
在报告当天,郭万林院士还与伟德国际1946bv官网“院士领航班”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植树活动。郭院士与长空学子亲切交谈,共育新苗,并为在场同学赠书。郭院士表示学生就是老师要栽培的“小树”,而老师、社会、全人类都对大学生抱有希望,他期望通过自己与学生们的交流为“小树”带去“养料”。